语录:(沩山灵祐)师摘茶次,谓仰山曰:“终日摘茶只闻子声,不见子形。”仰撼茶树,师曰:“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仰曰:“未审和尚如何?”师良久。仰曰:“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师曰:“放子三十棒。”仰曰:“和尚棒某甲吃,某甲棒教谁吃?”师曰:“放子三十棒。”
译:沩山灵祐禅师摘茶的时候,对仰山慧寂禅师说:“终日摘茶只听到你的声音,看不见你的形相。”慧寂禅师摇动茶树。灵祐禅师说:“你只得到了他的用,没有得到他的体。”慧寂禅师说:“不知道和尚怎么样?”灵祐禅师良久(无任何行动)。慧寂禅师说:“和尚只得到了他的体,没有得到他的用。”灵祐禅师说:“打你三十棒。”慧寂禅师说:“和尚的棒子某甲挨,某甲的棒子教谁挨呢?”灵祐禅师说:“打你三十棒。”
解:这是灵祐禅师点拨慧寂禅师的一则语录。灵祐禅师对慧寂禅师说:“终日摘茶只听到你的声音,看不见你的形。”灵祐禅师所说的“形”就是指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性。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性虽然横穷十方,竖遍三际,但寻找却了不可得,所以说看不见慧寂禅师的形。慧寂禅师摇动茶树。这是慧寂禅师答复灵祐禅师看不见他的“形”之说。众生自性虽然无形无相,寻找了不可得,但却没有离开众生日用。慧寂禅师摇动茶树这个动作,正是自性的妙用,所以用这个动作来回答灵祐禅师。
灵祐禅师看了慧寂禅师这样的回答,就说:“你只得到了它的用,没有得到它的体。”灵祐禅师之所以这样回答慧寂禅师,是因为慧寂禅师摇动茶树的这个动作,只是自性的事用,而并不是自性理体。
慧寂禅师听了灵祐禅师对他答案的评价,所以就说:“不知道和尚怎么样?”这是慧寂禅师想看看灵祐禅师对这个问题又是会怎么回答。“灵祐禅师良久(无任何行动)。”这正是灵祐禅师回答慧寂禅师的自性理体。自性理体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灵祐禅师良久无任何行动的这个动作正是体现了自性理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特点。
慧寂禅师也对灵祐禅师的回答进行了评价,说:“和尚只得到了它的体,没有得到它的用。”灵祐禅师听了慧寂禅师这样的评价,就说:“打你三十棒。”这是灵祐禅师提醒慧寂禅师,他这样的评价是没有真正理解自己的回答。灵祐禅师良久无任何行动的这个动作是体现了自性理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特点,这一点慧寂禅师理解的是没有错的。但慧寂禅师却没有理解到灵祐禅师这个“良久(无任何行动)”也是一个动作,这个动作也是自性的事用。灵祐禅师这个“良久(无任何行动)”的动作,既表示了自性理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特点,也体现了自性的事用,可以说是体用兼备。所以说慧寂禅师对灵祐禅师的答案评价是错误的。
慧寂禅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对灵祐禅师答案理解的不够,反而跟灵祐禅师争辩说:“和尚的棒子某甲挨,某甲的棒子教谁挨呢?”意思是说他这样的评价是错误的,应该挨打他,那么灵祐禅师的评价也是错误的,也就应该挨他的打。灵祐禅师看慧寂禅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争辨,这更是错上加错,所以又说:“打你三十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