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莲花佛国九华茶
发布单位:葛长森 发布时间:2016/10/13 6:43:10 浏览量: ( 3402 )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九华山志》载:“九华山脉黄山来,九十九峰莲花胎。”因山势奇秀,在九十九峰中,以天台、莲华、天柱、十王等九峰最为雄伟,故原名九子山。又因唐代诗人李白有"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诗句,便改名为九华山。
相传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的嘱咐,在释迦牟尼去世,弥勒佛未生之间,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方可成佛。佛经上称他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
唐开元年间(713一742),新罗国王族金乔觉渡海来九华山修行,前后七十多年,金乔觉圆寂后,当地信众看到他的肉身如同佛教传说中的地藏菩萨端相,就认为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称为“金地藏”。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为全国性的四大道场之一,素有"莲花佛国"之称。
九华山佛教始于南北朝时期,至明清时,有佛寺三百多座,现存著名的有化城寺、肉身宝殿、祇园寺等。
九峰竞秀,神采奇异的九华山,风光诱人。九华山独特的寺庙建筑与秀丽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人们礼佛诸庙宇,看风凰松,登天台最高处,南眺黄山,北望长江,一水如練,乾坤悬浮,于阵阵梵音中,让人自疑达超凡之境。
走在九华街上,商店鳞次栉比,出售之物除佛教用品、旅游工艺品外,大多为当地土特产。销售茶叶摊点甚多,茶名各异。有九华毛峰、天台云雾、东崖雀舌等。还有直接与佛教传说相关联的金地源茶、闵茶、南苔空心茶、肉身仙茗等。
九华山茶肇始于唐,初兴于宋。最早的为“金地源茶”。《青阳县志》载:“九华为仙山佛地,所产金地源茶,为金地藏自西域携来者,今传梗空简者是。”《五石瓠》载:“闵园茶,即"唐闵,长者地也,产茶不多,僧焙之,岁数斤耳,用山中之泉烹之,色味殊绝。”到了宋代,又有“祟圣茶”,寺僧在祟圣寺边山坡上种植。又有“梦觉香茶”,《九华山志》载:“北宋诗僧了机于亭前栽茶千株,名梦觉香。”
宋代时,九华山茶品质优异,宋代诗人陈岩《金地茶》诗:“瘦茎尖叶带余馨,细嚼能令困自醒,一段山间奇绝事,会须添入品茶经。”诗中写到此茶可列入《茶经》中。南宋丞相周必大曾写道:“化城寺僧祖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称赞此茶不亚于北苑贡茶。
明清时,九华山茶驰名全国各地。明代李时珍将九华山所产茶,列为“产茶有名者”之一。清代刘源长《茶史》称赞九华山茶“味道与众不同”,原因是此茶生长于“烟霞云雾之中,气常温润”。
九华山茶,叶条修长,旗枪紧束,呈紫绿色。细看峰尖,白毫似绒。用甘泉冲泡,茶叶沉在下面,水面上白雾缭绕,汤色碧绿。杯底茶叶如兰花伸腰,慢慢散开,茶色由绿变黄,味道越来越浓,饮之清香、甘甜,消疲提神。称之极品的“黄石溪毛峰”,1915年在巴拿马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近代以来,九华山茶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当地整合原有茶叶品牌,主打“九华佛茶”这一品牌,并恢复南苔空心等传统名茶的生产。南苔空心经制作后,“梗空如筱”,冲泡后,梗蒂朝上,旗枪倒挂,如僧尼拜佛。
九华山上终年梵音如潮,佛香袅袅,钟鼓悠悠,甘露沐浴,使得山中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有了佛性。九华佛茶处烟霭晴霞而得地利,因精工制作而扬其名,享佛国仙山而让人瞩意。
“碧芽抽头一丛丛,摘取清芳悟苦空。不信西来禅味别,醍醐灌顶此山中。”上九华,不要忘了品尝佛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