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距四川成都九十公里,位于峨眉县城西。其脉出自岷山,蜿蜒南向至峨眉县境突起三峰(大峨、中峨、小峨)。远看大峨中峨“两峰相对似峨眉”,细而长,美而艳,故称峨眉山。
魏晋时,峨眉山即建有寺庙。历史上最多时有百余座,其中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万年寺等。万年寺是峨眉山最大寺院,寺内供奉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铸造的高7.3米、重达62吨的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的铜像。普贤像金光灿灿,体态丰腴健美,神情庄严聪慧。峨眉山是供奉普贤菩萨的道场,2006年,在峨眉山金顶新建了一尊高48米,重600吨铜质的普贤圣像,成为世界最高的汉传佛教朝拜中心。
峨眉山素有“峨眉天下秀”的美誉。纵横四百里,千岩万壑、重峦叠嶂、流泉飞瀑、雄伟险峻。其中部群山含烟凝翠,溪水潺潺,鳥语花香,草木丰荗。因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唐代以来,寺僧就在山中植茶、采茶、制茶。主要产地在黑水寺、万年寺、龙门洞一带。
845年,万年寺昌福禅师参照《百丈清规》,并结合峨眉寺院情况,创编了茶道律谱《峨眉茶道宗法清律》,授62位学僧以茶法。881年,隆元禅师主持茶道律规,弘传“智.美”茶道精神。
峨眉山不少寺僧对茶的种植和制作较为精通。唐代,万年寺僧人就炒制出峨眉名品“峨蕊茶”。峨蕊茶是采摘初展的一芽一叶或二叶,炒制后条形细紧纤秀,密布茸毫,故此茶又称之“峨眉雪芽”,冲泡后,汤色明凈,香高味醇。宋代苏轼题诗赞道:“我今贫病长苦饥,盼无玉腕捧峨眉。”陆游也题诗赞曰:“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明代神宗皇帝爱饮此茶,还御賜万年寺十多亩山地供僧人种茶。
上世纪六十年代,万年寺觉空法师与寺僧一起创制了一款新茶。此茶扁平直滑,色泽嫩绿,汤色清亮,香味醇厚,但产量较少,亦没有起名。1964年4月,陈毅、乔冠华等人参加亚非会议后回国,到四川視察,来到万年寺休息。觉空法师以这款茶招待陈毅等人。陈毅捧杯,一股茶香扑鼻而来。品了两口,味醇口甘,清香沁脾,问法师:“这茶产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觉空法师告诉陈毅:“这是峨眉山特产,还没有茶名。请首长取个名字吧!”陈毅听罢,笑道:“我是俗人俗口俗语,登不得大雅之堂。我看这茶形如竹叶,清秀悦目,就叫竹叶青吧!”从此,这款茶就有了竹叶青这个芳名。
峨眉山寺僧一直坚持着以茶供佛的仪规,今年9月25日,庆贺峨眉山金顶普贤圣像落成十周年,就供奉了峨眉雪芽加持禅茶500件1000多盒,以示虔诚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