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720一799),唐代的爱茶高僧。俗姓谢,字清昼,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皎然从小饱受儒家思想影响,长大了想求长生之术,于是学习道家理论,后来他又转入佛门,修习禅宗。
皎然好作诗,善饮茶,在写诗饮茶中,寻找到精神的开释。人们称他是“诗僧”、“茶僧”。
中国的“茶道”一词,最早就是皎然提出的。皎然《饮茶歌》写道:
越人遗我剡溪茗,
采得金芽兴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
何似诸仙琼蕊漿。
一饮涤昏寐,
情思爽朗滿天地;
二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
……
熟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这首诗,把朋友赠送的剡溪名茶比作是神仙的“琼蕊漿”,写品饮这款茶一饮、再饮、三饮的心理感受。一饮“情思爽朗”消倦怠,情怀顿开。二饮“清智觉神”,好似突然飞雨落入世间,轻松、舒适。三饮“便得道”,什么“烦恼”都不必“苦心”,可清心养性,悠然自得。
诗的最后一句说,茶的清高并不是世上人都知晓的,但茶道全是真的一一只有汉时的仙人丹丘子才领略得到。
皎然在这首诗里用了“茶道”这个词,并且以茶的一饮、再饮、三饮来阐明饮茶有涤昏、清神、得道三种层面的功能,阐发了精神性的茶禅的核心内容。
茶圣陆羽撰写《茶经》时在湖州。皎然年长陆羽13岁,两人在湖州相识,因茶结缘,遂成忘年交。他们多年一起居住在湖州抒山妙喜寺。在皎然诗集中有12首诗是赠给陆羽的。
皎然曾有一首与陆羽一起饮茶的诗《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
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
谁解助茶香。
重阳节,世人多饮酒。皎然认为饮茶是高雅的,他与陆羽在山中寺院里饮茶,以茶为禅修的助道法门。这首诗短短的二十个字,以僧院、东篱、菊黄、茶香,抒写与俗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把饮茶提升到了精神境界。
皎然在一首诗中写道:
清宵集我寺,
烹茗开禅牖。
茶友们一早起来就齐聚在寺庙中,煮茶品茶进行禅修活动。清晨便以茶行禅,几乎是以茶禅作为佛门早课。
皎然还有一首诗写道:
识妙聆细泉,
悟深涤清茗。
此心谁得失,
笑向西林永。
这首诗写到每次坐禅以后,就有一种清茗涤洗身心的愉悦感觉。
皎然还在一首诗中写道:
稍与禅经近,
聊将睡网赊。
这里,皎然更是将茶比似为“禅经”,说茶道与禅经很相近。皎然在饮茶中,感受着空灵和云开月见的禅境,将茶的养心功效发挥到极致。
寺僧坐禅要调食、调息、调心,饮茶是其中的方便之一。皎然倡导饮茶参禅,并且有着丰富的茶禅体验,其诗作也充滿了佛学的妙理。这位爱茶如命的诗僧,他那一首首诗,一次次饮茶修禅的体验,都折射出茶在禅宗中的独特地位。
陆羽在湖州修订《茶经》这部著作时,皎然也曾写了一部著作《茶诀》。可惜皎然的《茶诀》丢失了,没能流传下来,非常可惜。从皎然的诗作,可以想见,该书一定有深刻阐述饮茶参禅的内容。
皎然,不仅首先使用了“茶道”这个词,而且率先打开了佛门中“以茶悟禅”的先河。尽管那时还没有“茶禅一味”的提法,皎然已经是其最早的倡导者和体悟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