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茶鼓敲响时,茶礼当举行
发布单位:葛长森 发布时间:2016/8/11 6:26:58 浏览量: ( 3273 )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过诸多高僧大德的努力,到了唐代,产生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符合禅寺的规章制度,这就是“清规”。
唐大历年间,禅宗六祖慧能的三世传人怀海禅师(720一814)到洪州新吴(今江西宜春)百丈山,改革教规,锐意立法,依大小乘经律,制定禅寺的组织规程及寺僧行、住、坐、卧等日常行事的规则,撰《清规》。这就是影响深远的《百丈清规》。
《百丈清规》历经战乱,逐渐散佚。但其主旨则保存在宋代杨亿(974一1020)所撰之《古清规序》中。元仁宗(1312一1320)在位江西百丈山住持东阳德輝奉敕重编《百丈清规》,他依据数种版本芟繁、删重、补缺,定为一书,称为《敕修百丈清规》。
“农禅”是一种自给自足的习禅生活方式,《百丈清规》提出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口号,将农禅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
茶在禅门佛寺中不可或缺,茶与禅门结合十分紧密的物质基础则是农禅。在《百丈清规》中就有僧人植茶、采茶、制茶等内容。
《百丈清规》还将僧人饮茶纳入僧众的戒律之中,对佛门的茶事活动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有应酬茶、佛事茶、议事茶等。比如佛事茶,诸如圣节、佛降诞日、佛成道日、达摩祭日等均要烧香行礼供茶。
因此,《百丈清规》也成了佛门茶事文书,以法典的形式规范了佛门茶事茶礼及制度。 据不完全统计,总共八万多字的《百丈清规》,共载“茶”字325个,“茶汤”65处,“清茶”21处,“吃茶”15处。
《百丈清规》9章91节,其中有4章25节涉及到茶礼。茶礼贯穿到佛事活动和僧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晨钟暮鼓”是佛寺出家人修行生活的寺仪。茶礼中很多场合用到茶鼓。《百丈清规》记载的六种鼓名,茶鼓排名第二,仅次于法鼓。法堂东北角为法鼓,西北角者为茶鼓。这说明茶鼓不仅用于寺院僧人日常生活礼仪,也用于佛事活动礼仪。
《百丈清规》不仅记载茶鼓,在“旦望巡堂茶”一节中亦有茶事鸣钟的记载:
“住持上堂,云:下座巡堂吃茶。大众至僧堂前,依念诵图立,次第巡入堂内。大众巡遍立定,鸣堂前钟七下。住持入堂烧香,巡堂一匝归位。……鸣钟二下,行茶瓶出,复如前问讯,揖茶而退。鸣钟一下收盏。鸣钟三下,住持出堂。……众则粥罢,就座吃茶。”
以上记的“旦望巡堂茶”,旦即农历每月初一,望为每月十五,“巡堂”即在僧堂内按一定线路来回巡走。上述文中先后有四次“鸣钟”记载,分别是七下、二下、一下、三下,这说明寺院茶事,有时是鼓、钟并用。
很多善男信女初一、十五要到寺院拜佛,寺院在巡堂茶礼结束后,也会款待茶饮,这既是一种礼仪,也可视为答谢。这对茶饮的推广有积极作用。
寺院僧人吃茶,并非如世人闲来无事,消磨时光。而是只要法堂前的茶鼓敲响时,僧人们便都要到指定处去吃茶。也就是说,“寺院茶”已是在诵经修行之外的另一种特殊修行方式。
宋代文人程颐有一次游览金陵定林寺时,偶入禅堂,他看见僧人们“周旋步伐,威仪济济,伐鼓考钟,内外静肃,一起一坐,并合清规。”他由衷地感叹道:“三代礼乐,尽在其中矣。”
程颐是儒学家,因为儒家有个关于礼乐的理想,恢复古礼(夏、商、周三代之礼),当年孔子都感到这个理想很难实现。程颐没想到,他在金陵寺院看到了这种肃穆、合乎礼乐精神的场景,发出了感慨。
饮茶,从僧人们日常生活之需到以茶供佛敬客,及至形成一整套庄重严肃的茶礼仪式,直至成为佛寺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佛寺饮茶仪轨,极大地推动了禅茶文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