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良价禅师因过水睹影而大悟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6/4/1 10:21:22  浏览量: ( 4317 )

  

  洞山良价禅师因过水睹影而大悟,具体的大悟因缘是什么呢?
  良价禅师((807~869),俗姓俞,会稽(今浙江省市)人,唐代青原系禅僧,昙晟禅师法嗣,曹洞宗创始人之一。他小时候跟随师父读《心经》,读到“无眼耳鼻舌身意”一句时,他摸着自己的脸,问师父说:我有眼耳鼻舌等,经中为什么说没有呢?
  他的师父一听,非常吃惊,对他说道:我不再是你的老师了。
  于是,师父就把他推荐到五泄山灵默禅师处,由灵默禅师为他披剃。二十一岁时受具足戒。在后来的游方参学过程中,首先参访的是南泉普愿禅师,到参时,正赶上马祖道一忌日,早晨修斋的时候,南泉普愿就问大众:明天要为马祖设斋,不知道马祖还来不来?
  大众都无言以对,良价禅师出列回答说:等到他有了这个伙伴了,就会来的。
  南泉普愿一听,赞叹道:这个禅子虽然是后生,但是非常值得雕琢。
  良价却回答说:和尚,请不要压良为贱。这个“良”,既指一般意义上的良善之人,也是指良价。
  后来,他又到湖南去参访沩山灵祐禅师,问道:刚才听说慧忠国师有“无情说法”的观点,良价不知道其中的深意。
  灵祐禅师说:我这里也有,只是难得其人。
  良价说:那就请您说说吧!
  灵祐禅师说:父母所生的一张嘴,终究不敢为你说。
  良价又问:还有与您一非常慕道的人吗?
  沩山灵祐就向良价推荐了醴陵的云岩昙晟禅师。到了昙晟禅师处,良价就问:无情说法,什么人能够听到?
  昙晟禅师回答他说:无情之物所说的法,当然是无情之物才能听得到了。
  良价又问:您听得到吗?
  昙晟禅师说:我要是听得到的话,你就听不到我说法了。
  良价说:这么说的话,我就听不到您的说法了。
  昙晟禅师说:我说的你尚且听不到,何况无情物的说法呢?
  良价禅师一听,呈了一首偈子给昙晟禅师: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解说不思议。若将耳听声不现,眼处闻声方可知。
  于是,他就辞别云岩昙晟,云岩问:什么地方去啊?
  良价回答说:虽然说要离开您,但还没有决定到哪里去。
  昙晟问:莫不是要到湖南去吗?
  良价说:不是。
  昙晟又问:莫不是要归乡去吗?
  良价说:也不是。
  昙晟说:或早或晚,还会回来吗?
  良价说:等您有了住处,我就回来。
  昙晟说:自此一别,就难得与你再相见了。
  良价说:不对,难得不相见。
  这一段对答,正堂明辩禅师参颂说:高高孤顶雪蒙蒙,劫外行藏路不通。半夜岭梅消息转,不关春色暗香浓。
  良价又问昙晟禅师说:和尚,您百年后,忽然还有人问我,你还能描绘得出师父的相貌吗?我应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昙晟说:你就对他说:即这个就是。
  良价不太明白,沉默良久,昙晟又说:承当这个事,必须注意,要仔细。
  对于这一昙晟禅师的这一开示,正堂明辩禅师参颂说:体量非功不堕今,星移斗换岂同轮?多年历日虽无用,犯着应须总灭门。
  昙晟这样讲,良价心中仍然有疑惑,后来,在经过一条河面的时候,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影子,“大悟前旨。”(《景德录》卷十五)忽然大悟了昙晟所说的意思,于是有了一首开悟偈子: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渠”就是“他”的意思。这一开悟因缘,圆悟克勤禅师颂曰:水中影子因身有,若寔无身影亦无。百尺竿头才进步,一毫端上现毗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