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宣鉴禅师因龙潭崇信吹灯而悟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6/3/27 19:19:57  浏览量: ( 8479 )

  

  德山宣鉴禅师因龙潭崇信吹灯而悟,具体的开悟机缘是什么呢?
  宣鉴禅师(782~865),剑南(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人,俗姓周,唐代青原系禅僧。他儿童时期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精究戒律类经典,对于性宗和相宗的经典要义,也能够贯通,经常讲《金刚经》,当时人们都称他为“周金刚”。他因为佛学底子深厚,所以也比较气盛,当他听说南方流行六祖慧能一系的顿悟成佛的禅法,有些不平,他说:出家人千劫学佛教的威仪,万劫学佛教的细行,这样的修行,都不能成佛,南方的“魔子”竟然敢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一定要去搂了他们的窟穴,灭掉他们的种类,以此行动来报佛恩。于是,他挑了经书,就离开四川,要到南方来挑战。到澧阳(今湖南省常德市澧阳县)时,在路上遇到一位卖饼的老婆婆,就放下经书担子,想买几个饼子来做点心充饥,老婆婆指着他的经书担子问:这个是什么文字?
  宣鉴说:这是佛教的经书。
  老婆婆又问:是什么经?
  宣鉴说:《金刚经》。
  老婆婆说:我有一个问题,你要是答得上来,我就施你饼子作点心,如果你答不上来,你就到别处去。《金刚经》中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道你要“点”的“心”,是哪个心?
  宣鉴禅师答不出来,于是就走了。他后来到龙潭禅院来参崇信禅师,在法堂上,宣鉴说:向往龙潭很久了,但是我到了这里,潭也不见,龙也没有出现。
  龙潭崇信禅师现身,说道:你真是亲身到了龙潭了。
  这一段因缘,历史上多有人参究,比如,保宁仁勇禅师颂曰:浩渺深坑纳众流,谩持香饵掷金钩。风云匼匝雷霆动,应讶龙王不出头。
  宣鉴一听,顿时无语,于是就决定留下来参学。有一天晚上,宣鉴侍立在一边,崇信禅师对他说:夜深了,你为什么还不下去?
  宣鉴道别了就出去,却又马上回来了,说道:外面黑。
  崇信禅师就点了纸烛给宣鉴,宣鉴刚刚想接过来,崇信禅师却又一口将烛火吹灭,宣鉴禅师“于此大悟”(《五灯会元》卷七),就这样开悟了。于是向崇信禅师礼拜表示感谢,崇信禅师却问他:你见了个什么道理?
  宣鉴禅师说:从今天开始,我更不会怀疑天下老和尚的舌头了。
  第二天,崇信禅师升座,说道:你们中间有一个汉子,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子打下去都不回头,将来他是会在孤峰顶上,立我的道去的。这等于是当众印可了宣鉴的开悟。
  这一开悟因缘,多有人参颂,白云守端禅师颂道:明暗相陵不足云,丝毫有解未为亲。纸灯忽灭眼睛出,打破大唐无一人。
  宣鉴的开悟因缘涉及到内心的光明对于解脱的重要性,纸烛的光明,只是外在的,参禅需要依赖自己的内在的光明,也就是自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