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令遵禅师在翠微无学禅师门下领其微言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6/3/28 20:02:25  浏览量: ( 3292 )

  

  清平令遵禅师在翠微无学禅师门下领其微言,他是因何机缘而令悟的呢?
  令遵禅师(845~919),俗姓王,东平(今属于山东省泰安市)人,唐代青原系禅僧,他少年时期在家乡北菩提寺接触佛法,二十岁时落发,后来到滑州(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开元寺受具足戒,攻律学。有一天,他对一位同道说,沙门应当了悟生死,玄通佛理,如果像现在这样只是在经文卷轴中用心,就如同想数清楚海里的沙子那样,徒劳费心。于是他决定到禅宗道场参学,在湖北江陵白马寺的法堂中遇到一位老宿,名为慧勤,就向他请益。慧勤禅师对他说:我侍奉丹霞天然禅师有很长的时间,但是他如今岁数太大了,也不想再接受新学僧了,你可以去参翠微无学禅师,他是我的同参。
  令遵禅师于是又去陕西终南山翠微寺参无学禅师,初参时,令遵禅师问道:什么是西来的意?
  翠微禅师对他说:等到没有人的时候我再告诉你。
  令遵等待了很久,说道:现在没有人了,请师父说吧。
  翠微禅师就下禅床,进入寺院中的竹院子里,指着竹子问:这根竹子为什么长得那么长,而那一根又为什么这么短呢?
  翠微无学禅师用转移话题的方法表达了令遵所提问的大问题的不可说,令遵禅师对于翠微禅师的这种指示方式体现的意义,有所领悟,但还不是彻底明白,“虽领其微言,犹未彻其玄旨。”(《景德录》卷十五)后来他出世弘法的时候,讲了这个事情,他说:他先师这样入泥入水为我,只是我自己不识好恶。他时候这样讲,已经是完全开悟之后的境界了。
  这一段因缘,后人多有参颂,大洪守遂禅师颂曰:父子相逢意已彰,尊卑何必叙炎凉。叮咛指点家园事,行尽荒郊话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