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禅茶一味 / 清凉茶语  
清凉茶语
期盼早日饮甘泉

发布单位:葛长森  发布时间:2017/3/16 6:46:12  浏览量: ( 2797 )

    

  掘井取水自古就是金陵重要的取水方式之一。清末,市内水井达5000余口,至今已不足200口了。现存较早的有三国东吴时的烏衣井(烏衣巷),东晋时的甘露井(雨花台),南朝梁时的应潮井(紫金山)等。
  南京何以有这么多井?这与金陵的人文历史有关。金陵的巷多寺多,“有巷必有井”、“有寺必有井”。至今还有双井巷、铜井巷、金沙井、杨公井等地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历代金陵寺院何止480口水井!金陵各寺院的水井,最有名气的要数城西清凉寺的还阳井。
  还阳井开掘年代较早。此井开掘于南唐保大三年(945年),由当时石城清凉禅寺僧人广慧开凿。南唐中主李璟称赞僧人的举动,称此井为“义井”,后人称之“南唐义井”。清代时,最初凿制于井圈僧人刻上的铭文还存,清代文献记载“在清凉寺七里铺,有僧广慧刻字之井。”
  还阳井的水功能特异。这口井水源丰沛,即使逢旱年亦末见枯竭,是清凉寺僧人、信众日常用水的主要来源。相传常饮此井水“鬓发不变”、“皆无白发”,所以被称为“还阳井”。这是因为过去清凉山生长较多的何首乌,何首乌的汁液透过根系渗透到土中,汇聚到井里,使得井水有了何首乌的功效,人喝了头发自然黑了。
  还阳井的人文故事很多。南唐时,清凉寺为皇家寺院。后主李煜曾经在清凉寺内建造了一座避暑行宫,行宫的用水便取自于这口井。他与小周后在此避暑、品茶、听乐、作词,吟唱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等词句。明末清初“金陵八家”之首的画家龚贤常登临扫叶楼,与僧人一起用此井水沏茶,谈文论禅。1924年,著名文人徐志摩、林徽音陪同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这里游览,寺僧也是用此井水沏茶招待他们。1958年,赵朴初先生及著名书法家高二适来到扫叶楼,宗诚师太为他们用此井水煮了二角二分钱一大碗的麻油素面。赵朴初先生品尝后连声称赞:“味道真好,比上海玉佛寺的斋面还可口。”
  千年如梭,还阳井水还存,井名仍在。这口井的水滋润了历代清凉寺僧和香客,留下了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演绎了太多的千古绝唱。
  这口斑驳的古井,伴随的是清凉寺的兴衰,记录的是清凉寺的历史厚重。
  有一种厚重叫感动,有一份沧桑让人留恋。任凭历史在古老的还阳井沿上打磨,在幽深的井水中回荡,它并不孤独。
  1982年,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对还阳井进行了疏导,设计并建造了井亭,书法家肖娴为之书写了“还阳泉”匾额。这口井也成了清凉山风景区的重要景点。
  1986年,南京医学院科研人员对还阳井水进行了化验。该井井口不足三尺,井深四丈有余。经检测,该井水水质优良,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锶”的含量丰富,是优质保健饮水。同时还测定此井每小时出水量达15吨。只要对井进行疏导,把井中杂物腐草清除,即可使用。
  2009年,清凉寺恢复开放后,理海法师即请南京市环保部门科技人员,再次对此井水作科学检测,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报告。认定此井水质优良,只要进行清理后即可以使用。
  这口古井黙默地注视着清凉寺的变化。当今,以清凉寺及这口古井为中心的石头城大遗址公园建设即将启动。
  清凉寺恢复开放以来,寺院的素斋在信众中很有影响,禅茶文化活动开展得也较有特色。还阳井是清凉山名胜中的名泉,更是清凉古寺中的名泉。开发这口古井,应是中兴法眼祖庭清凉寺的一项得天独厚的资源。
  利用好它,可让这口千年古井在新时期绽放出新的光彩,清凉寺文化也将跳跃出更智慧的风采。
  僧众何时饮甘泉?
  人们盼望着,期待着。


        

  上一篇: 玉兰树下
  下一篇: 点亮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