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清道怤禅师在雪峰义存门下顿息疑云,他是如何顿息顿悟的呢?
道怤禅师(868~937),俗姓陈,永嘉(今属浙江省温州市)人,五代时期青原系僧人。他在幼年时期出家,后来在本地的开元寺受具足戒,受具后开始游方,他到福建参雪峰义存禅师时,义存禅师问他说:什么地方人哪?
道怤回答说:温州人。
义存说:这么说与“一宿觉”(永嘉玄觉)是同乡啊。
道怤却问:就像那个一宿觉,他是什么地方人呢?
义存禅师说:你真该好好吃一顿棒,暂且饶过你。
这是初参时的一次问答。
有一天,道怤禅师问义存禅师说:就像那些古德,他们难道不是以心传心的吗?
义存说:还有不立文字语句。
道怤问:就像要是不立文字语句,禅师怎么传法?
义存禅师良久,不说话。道怤向义存行礼,感谢他的这一不言之言的开示。
义存对他说:你再问一个转语,不是更好吗?
“转语”是指转迷为悟的关键语句。
道怤说:那就在老师您这里请教一个转语来问,行吗?
义存问:就这样啊?还是另有商量?
道怤说:和尚,就这样。
义存问:那你做什么呢?
道怤说:太辜负人了。
这是道怤禅师主动问法。
雪峰义存有的时候对大众说:堂堂密密地。
道怤就出来问:什么是堂堂密密呢?
雪峰义存就从狮子座上站起来,问道:你说什么?
道怤禅师就退回去站着。
义存禅师说:这件事,就应当这么尊贵,这么绵密。
道怤说:自从道怤到这里的几年中,还没有听到大和尚这么教诲大家的。
义存禅师说:我以前虽然没有这样讲过,但是现在“已”这样讲了,难道有所矛盾吗?
道怤说:不敢,这是和尚您的不“已”而“已”。
意思是说,以前虽然没有像这样的已经的教诲,实际上也是已经在教诲。
义存禅师说:致使我这样。
到这里,道怤禅师“从此信入”(《景德录》卷十八)也就是说,他开悟了,在《宋高僧传》的《道怤传》中,则明确说道怤“终顿息疑于雪峰”,终于在雪峰门下顿息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