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北院通禅师在洞山良价禅师门下省悟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6/4/16 12:07:54 浏览量: ( 2313 )
通禅师,生卒年、俗姓、籍贯均不详,唐代曹洞宗僧人。他在游方过程中,曾到湖南参夹山善会禅师,问道: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这是不是和尚说的?
善会禅师说:是我说的。
通禅师就把他的禅床掀翻了,叉着手,站在一边。
善会禅师一棒打过来,通禅师就下去了。
这一参访经历,法眼文益禅师曾经举出来问弟子们:他掀翻禅床之后,为什么不立即下去,却要等到善会禅师打了他才下去呢?
后来,通禅师又到江西参洞山良价禅师,良价禅师上堂的时候,曾说道:坐断主人公,不落第二见。
“第二见”指不是对于真理的正确见解
通禅师就问:要知道有人不愿意合伙。
良价禅师说:你这种看法还是落在了第二见。
通禅师又掀翻禅床。
良价禅师问:你老兄想做什么?
通禅师说:等到我的舌头烂了,就对和尚讲。
后来,通禅师就辞别洞山良价禅师,打算到某一个山里去修行。良价对他说:好好修行,飞猿岭险峻,非常适合修行。
通禅师听了,沉思着。良价禅师就喊他一声:通阇黎。
通禅师马上答应,良价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到山里去呢?
通禅师“因此省悟”(《景德录》卷十七),从此再也不提到山里修行的事了,就留在良价禅师门下继续修行。
他为什么在这一句下开悟?修行一定要到山里去吗?
云溪俍亭挺禅师颂此则开悟因缘说:北斗挂须弥,杖头挑日月。林泉好商量,夏末秋风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