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梅法常禅师《答盐官》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7/1/31 10:10:10  浏览量: ( 3194 )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大梅法常(752~839)是马祖道一的的法嗣,他开悟之后,到浙江大梅山隐修。盐官齐安门下的一位僧人入山迷路,来到法常所住的庵,一番问答,僧人回去以后,就告诉齐安,齐安禅师说:我在江西的时候见过一位僧人,后来没有了消息,你再去问问,是不是这一位。于是,僧人又来到大梅山中,法常以此偈答盐官禅师的使者,以表明隐修的心迹,不要苦苦追问是不是那一个故人了。
  此偈前兩句表明的时间的变迁,从冬到春,几度变化,隐修的决心不变。后兩句,“樵客”即砍柴人,“郢人”的典故,也自《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的典故,郢地有一个人,把白泥涂在鼻子尖上,其薄其小像蚊子的翅膀,让一位叫石的匠人挥斧子砍削掉,匠人看似随意地一挥斧子,砍去了白点,而郢人神态自若,鼻子毫无损伤。郢人和匠人,是兩个知己,相互信任和欣赏。法常以此说明,盐官不必苦苦追寻江西的旧相识。
  曹洞宗的本寂禅师,为了谢绝当时的地方官南平王的邀请,引法常此诗作答,后人题以《辞南平钟王召》。
  另一个版本,这首诗偈,后面还有四句: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茆舍入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