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王怀琏禅师省发后被泐潭怀澄禅师印可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6/6/17 21:02:34 浏览量: ( 3331 )
育王怀琏禅师省发后被泐潭怀澄禅师印可,他的省发因缘是什么呢?
怀琏禅师(1009~1090),俗姓陈,漳州龙溪(在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人,北宋云门宗僧人。据说在降生的那一晚,他母亲梦见在僧人到来,所以童年时期就出家了,修学非常刻苦,他的开悟是在外出游方之前,也是非常奇特的因缘,有一天,他洗脸的时候,水泼到了地上,他因此而开悟,资料上称为“微有省发”(《续传灯录》卷五),“省发”就是开悟了,虽然用了一个“微”字,意思是有一点开悟了,这可能是记载的谨慎。这个开悟的公案,禅宗史上称为“大觉泼水”。
因为这个省悟,他就出去参学,求印证,远赴江西,投泐潭怀澄禅师门下,他的开悟被怀澄禅师印可,并在怀澄禅师门下参学十年。
十年之后,怀琏禅师到庐山的圆通居讷禅师门下,皇祐(1049~1053)年中,朝廷下诏,令怀琏禅师住净因禅院,又被诏入皇宫,问佛法大意。他的对答令仁宗皇帝非常满意,皇帝赐他“大觉禅师”号。在京城,他与仁宗多有诗偈来住。
怀琏禅师有诗曰:有节非干竹,三星绕月宫。一人居日下,弗与众人同。
仁宗皇帝大悦,赐复一首:最好坐禅僧,忘机念不生。无心焰已息,珍重往来今。
怀琏禅师又复诗一首:最好坐禅僧,无念亦无生。空潭明月现,谁说古兼今?
这样的往复,仁宗先后赐了他十七首诗。六年之后,他多次要求返回山中,乞归诗中写到“六载皇都唱祖机”,说明他在京城呆了六年,但是仁宗不同意,他继续申请,直至宋英宗(1063年即位)的时候,终于得到恩准。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