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崇信禅师在天皇道悟处当下开解,他的开悟因缘是什么呢?
崇信禅师,生卒年、俗姓均不详,《景德录》卷十四称其“渚宫卖饼家子”,“渚宫”指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他的家在江陵的天皇寺附近,家里是做饼子的,当时道悟禅师住天皇寺,崇信在出家前,经常一天送十块饼给道悟禅师,道悟禅师吃完之后,总要留下一块还给他,对他说:我送给你,以便你荫佑子孙。他对此不太明白,有一天,他又想道:饼是我拿去的,为什么要返还给我?难道其中有别的意义吗?于是就到寺里去问道悟。道悟禅师说:这是你拿来的,我又返回给你,这中间有什么不对吗?
这暗示了“本来具有”的禅学思想,他听了,心有所悟,动了出家的念头,后来就在道悟门下出家了。道悟给家起了“崇信”的法号,根据是:你以前崇福,如今信了我的话,所以,可取名为崇信。从此,崇信服侍在道悟的左右。
但是,崇信这样下去,心里有所疑问,就问道悟禅师说:某自从到了和尚门下,从来没有蒙受和尚指示心要。
道悟对他说:自从你到我门下,我并不是不指示你心要。
崇信委曲地说:哪里指示了?
道悟说:你擎茶来,我为你接过来,你端食钵来,我为你受过来,你和南时,我就低首还礼,你说,我哪一处不在为你指示心要?
“和南”是指信众对长者的问讯、行礼。道悟的这个回答,指出了禅师对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教育,不是找一个时间专门去讲就是开示,时时处处有开示,就看学僧是否体会得到。在《宋高僧传》中崇信的传记部分,道悟在这里回答了四个字,“时时相示”,也就是这个意思。
崇信一听,低头良久,处在思考中。道悟见状,又对他说:见性就要直下相见,如果想要通过思虑而见,就会有差错。
这一加持,使得崇信终于开悟了,“当下开解。”于是又问:如何护持这一境界呢?
道悟告诉他:“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无别胜解。” (《景德录》卷十四)
崇信禅师的出家因缘,禅宗史上多有参颂,白云守端禅师颂曰:十饼每将留一个,因思何谓荫儿孙。团团将去还将入,不觉醍醐到顶门。
崇信禅师的开悟因缘,禅宗史上也多有人参颂,守端禅师颂曰:脱白投师贵苦辛,擎茶问讯尽躬亲。无端再叙三年事,笑倒街头卖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