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2023“法眼宗与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圆满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江苏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江苏省佛教协会、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鼓楼区民族宗教事务局指导,南京市佛教协会主办,南京清凉寺承办,东南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南京市佛教文化研究院协办。
研讨会由南京市委统战部一级调研员张福东宣布开幕,开幕式由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南京市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传静法师主持,会议围绕考察论述法眼宗的思想特点与新时代我国佛教中国化等议题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
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秋爽法师在致辞中指出,南京佛教是江苏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佛教中国化方面具有丰富的基础和深厚的实践,对推动江苏乃至中国佛教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研讨会研究探讨法眼宗暨文益禅师的思想内涵、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可谓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既契合文化传统,又回应时代关切,深入挖掘和研究江苏佛教文化和思想,以守正创新精神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的江苏实践、南京实践,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出江苏佛教界的智慧和力量。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在代表与会专家学者致辞时指出:法眼宗作为唐末五代禅宗一花五叶中最后的一个宗派,对后世佛教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法眼宗的思想特点来看,清凉文益之所以能创宗立派并使法眼宗得到好的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能够顺应时势,做到契理契机,佛教中国化问题说到底就是契理契机的问题。因此,研究法眼宗与佛教中国化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向本次研讨会发来贺词,杨教授指出,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庄严号召的重要时刻,召开“2023法眼宗与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具有历史和时代的双重意义,期待此次研讨会在考察论述禅宗历史、揭示禅门五宗在推进佛教中国化作用方面取得新成果。
南京市民宗局副局长马凯在讲话中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南京佛教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我国佛教中国化,以学术研讨会、讲经交流、演讲比赛、传统文化进寺院等活动为起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继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把握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为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挥积极作用。
江苏省暨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法眼宗祖庭南京清凉寺住持理海法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时说道:法眼祖庭保存着法眼宗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这份珍贵的遗产闪耀着法眼宗风法门的独特光彩,具有利于新时代佛教文化传承发展的信仰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党和政府多次强调,佛教要坚持中国化方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教理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这次研讨会的召开,正是践行时代赋予我们使命的具体举措。
此次学术研讨会得到江苏省、南京市有关方面的支持,市民宗处处长严德嵘,鼓楼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任明璋,江苏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隆相法师,江苏省佛教协会顾问、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莲华法师,江苏省佛教驻会副会长、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大初法师,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曙光法师,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心融法师等出席会议并指导。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浙江社会科学院、陕西社会科学院、广东社科联、宗教文化出版社、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苏州大学、九江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佛教院校的专家学者、大德法师,紧扣“法眼宗与佛教中国化”主题,围绕文益禅师思想、法眼宗法脉传承、祖庭清凉寺的历史地位及考古发现等议题,撰写了40余篇学术论文,深入研究、共同探讨了法眼宗思想在我国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经验、发展传承和新时代的守正创新,论述了法眼宗在中华民族新的文明建设中重要的时代价值。
在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清凉文丛书籍发布揭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