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文摘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清凉文摘 / 清凉文摘  
清凉文摘
修行境界不可乱对人说

发布单位:qls  发布时间:2018/11/4 20:03:26  浏览量: ( 2303 )

原文:

若凭空造楼阁,妄说胜境界,即犯大妄语戒;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其罪甚于杀盗淫百千万亿倍。其人若不力忏,一气不来,即堕阿鼻地狱;以其能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故也。汝切须慎重。

所见之境有一分,不可说一分一,亦不可说九厘九;过说亦罪过,少说亦不可。何以故?以知识未得他心道眼,但能以所言为断耳。此种境界,向知识说,为证明邪正是非,则无过;若不为证明,唯欲自炫,亦有过。若向一切人说,则有过;除求知识证明外,俱说不得。说之,则以后便永不能得此胜境界;此修行人第一大关,而台教中屡言之。

所以近来修行者,多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胜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胜境,一生贪著欢喜等心,则便受损不受益矣;况其境未必的确是胜境乎。倘其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著心,见诸境界,直同未见;既不生欢喜贪著,又不生恐怖惊疑;勿道胜境现有益,即魔境现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转,即能上进故。

须知学道人,要识其大者,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勿道此种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须置之度外,方可得漏尽通;若一贪著,即难上进,或至退堕,不可不知。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复何慧昭书》

白话译文

如果凭空造楼阁,妄说自己有殊胜境界,就犯了大妄语戒。未得说得,未证说证,他的罪过超过杀盗淫百千万亿倍。此人若不尽心诚意的忏悔,一气不来,即堕落到阿鼻地狱。因为他的说法坏乱了佛法,疑误了众生。所以你千万要慎重!

所见之境有一分,不可说一分一,也不可说九厘九,说过了头有罪过,少说了也不可以。为什么呢?因为善知识没有得到他心通、天眼通等神通,只能凭你所说来判断。这种境界,向善知识说,目的是为了验证邪正是非,则无过;如果不是为了验证,仅仅是想要炫耀自己,就有过。如果向一切人说,也有过。除了求善知识验证外,不可以跟其他人说。说了,则以后便永远不能得到这种殊胜境界。这是修行人第一大关,在天台教中已屡次说明。

所以,近来修行的人,很多着魔,都是因为以急躁妄心,希望得到殊胜境界。莫说他的境界是魔境,即使他的境界是胜境,一旦产生贪恋欢喜等心,他就只会受损不受益了,何况他的境界未必就是胜境呢?倘若此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恋心,见到各种境界,就像没有见到,既不产生欢喜贪恋,又不产生恐怖惊疑,莫说胜境出现有益,即使魔境出现也有益。为什么呢?因为心不被魔转,功夫就能上进。

须知学道的人,眼光要大,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莫说此种小境界,即使真的得了五通,也要置之度外,最后才可能得到漏尽通。如果贪恋,就难上进,甚至退心堕落,不可不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