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从旧书摊淘来的茶书刋
发布单位:葛长森 发布时间:2017/8/17 7:19:34 浏览量: ( 5135 )
收藏近千册的茶书刋,大多是从旧书摊淘来的。
那是本世纪初的头几年。
朝天宫东侧的王府大街,每周六、日凌晨三、四点至清晨八点,100多米长的人行道上排滿了旧书摊位。摊位上有旧图书、旧杂志、旧报纸、旧照片、旧文化用品等。有摆在地上排列整齐的,有一排排放在三轮货车上的,也有一堆堆放在地上任人寻找挑选的。
来淘书的人大都是早早起床,带着惺松的睡眼和几份兴奋,有的还打着手电筒汇入你来我往的寻书人流中。天亮时,来淘书的人就更多了,时不时听到招呼声:“你好,也来了!”摊位上也传来购书时的讨价还价声,好不热闹。
我国的茶书,除古代《茶经》《茶录》《大观茶论》《茶谱》《续茶经》等及民国(1941年)胡山源编著《古今茶事》等少量外,基本上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与茶粘上后,才有更多的人研究、著述及出版。经过20来年的沉淀和积累,到本世纪初,出版了约600种各类茶书。有研究茶史的,研究茶道、茶艺的,研究陆羽及《茶经》的,茶类工具书,以及茶叶生产技术方面的。
本世纪初,也许是人们对茶这方面的书兴趣不大,关注不多,很快这些茶书就从出版单位或读书人手中流入到旧书市场。甚至有这样一本:收集茶文化文献较全、很有品位和价值的大部头工具书《中囯茶文化经典》。
那时,我刚退休,规划晚年生活以学习茶、研习茶、温习茶为主,因此每当在旧书摊见到有关茶的书,五角一本也好,两元一本也行,五元一本也罢,或者价再高一点的,大都购入囊中。
旧书摊上常有作者签名的赠书,我就淘得数本作者签名赠送别人的茶书。陈彬藩先生《茶经新篇》1980年香港出版,印数不多,可能是我国新时期最早出的一本茶文化书。此书由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名家作序,叶圣陶先生扉页题字,唐云、程十发等画家作画,书内容也好。更惊异的是,有作者签名印章赠给时任新华社驻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先生,不知何故这本书流落到旧书摊,被我淘得。
旧书摊上也有油印、手抄的各类资料。我淘得1981年江苏省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委员会茶叶区划课题组《江苏省茶叶区划报告》,是对江苏各主要产茶地的详细调查。手抄本,手工装订成厚厚一册数百页,甚至有天下第五泉(下泉)碑铭拓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茶文化杂志兴起。1983年杭州《茶人之家》,是新时期最早创刊的茶杂志(前几年为内刊,后为公开出版的《茶博览》)。1993年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是较早的地方茶文化研究会内部会刊。我淘到这些杂志的创刋号及最初几期。1991年起,南昌推出《中国茶文化专号》,每年两期,每期约300页,是国内容量最大,最有影响的茶文化杂志。自创刋号起,我一直淘到2006年各期,共三十一本。有一次我把此事告诉该杂志主编陈文华先生,他告诉我:“有人从我们杂志社购齐各期都很困难,特别是前三年各期已缺,你能备齐真不容易。”
我国茶文化研究专家主要集中在台北、杭州、南昌三地。南京也有朱自振、马舒(马无鞍)、凱亚、陶德臣等诸位。旧书摊上也能淘到他们的书。朱自振教授在台北出版的《中国茶酒文化史》,大陆出版的《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续辑》,在全国茶界影响很大。马舒先生原是写《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各代故事新编的,70岁离休后,转入茶文化研究。1999年7月,他自已将发表的40多篇茶文化论文整理结集,自费内部付印《茶情诗话》。这是他签名赠送友人的,为我淘得。长期在出版社任编审的凯亚先生,离休后也是致力茶文化研究,是我国著名茶学者。他去世后,其子女整理老人历年发表茶文化论文,编成近700页大部头《三味茶寮文集》出版。
每当我翻开马舒、凯亚两位已故学者的书,仿佛他们永远存在着生命,他们把其茶学思想一一指给我看,他们对一些问题思考得那么缜密和深邃,似乎与我作心灵的沟通。读他们的书,我们更有责任继续他们没完成的课题,把茶文化宣传做得更好。
书是供人阅读的。我读过用过的、送给别人更能发揮作用的茶书,乐意捐赠出去。友人办起了“台城书房”、“后湖书院”,需要书,我先后捐赠了近500册包括茶书在内的人文类书,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些书,心里很是欢喜。
旧书市场,书的来源渠道多,书的内容厐杂,经营者身份各异,可能难于文化管理;书摊占道经营,可能影响市容;可能……总之,朝天宫东侧人行道旧书市场被取缔了。
翻看着当年淘来的茶书,就会对旧书市场有种怀念之情。那些年,每到休息日的凌晨,贩书的摊主像赶集似的一下子都出来了。快到八点钟,刚刚是人影晃动的旧书集市,一瞬间就人去街空,地面干净,都难见到丢下的废纸。现在走在这条路上,人去摊空,胜景不再,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热闹的朝天宮旧书市场那可是有历史传统的,有文化品味的,曾是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