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大梅法英禅师在九峰鉴韶禅师门下领旨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6/7/9 15:48:25 浏览量: ( 2379 )
大梅法英禅师,俗姓张,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北宋云门宗僧人,九峰鉴韶禅师法嗣。他起初是学习儒家的文化,后来经过考试,出家为僧。他擅长讲经,同修们于佛教义学凡有疑惑之处,都来向他请教,他总是纵辞论辩,大家都很敬重他。忽然有一天,他感悟到,佛教的名相繁多,意义复杂,去分辨这些名相,难道就是我要追求的修行道路吗?于是,他放弃了这一修学的方法,转向参禅,去参访九峰鉴韶禅师,鉴韶禅师一见到他,就非常器重他,与他交谈,如同他已经在鉴韶门下参学很久的样子,最后的开悟,是在鉴韶禅师的痛劄之下,“因痛劄之,师领旨。”(《嘉泰普灯录》卷五)“劄”就是“扎”,但是,这并不是指用针锥痛扎,而是用语言等方式对他进行有针对性的接化,他终于因此而开悟了。开悟之后,他的声誉渐渐传播开来,到洛阳的时候,道俗争相出迎。他在大梅山开法的时候,有一次上堂,他这样说道:
祖师不会禅,诸佛不会道。
学道与学禅,诸方闹浩浩。
或以玉为尘,或以石为宝。
参得一肚皮,特地生烦恼。
不烦恼解会,何如入荒草?
寄语参禅学道人,头边白发年年新。
何如来与大梅老,相共开田博饭吃,一生参学事毕。
参禅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吗?到大梅山来种田吃饭,就是禅修。这是继承了禅宗的农禅并重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