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佛教文化 / 常识  
常识
四念住講記─妙境長老講於法雲寺佛學院。

发布单位:妙境長老  发布时间:2012/8/29 11:27:11  浏览量: ( 17911 )

 緒論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我們的佛學院準備很久了,今日正式開課。現在,我們學習的課程是「四念處」。舊的翻譯叫做「四念處」,新的翻譯叫做「四念住」。
  我曾經說過,四念住是我們學習靜坐時用的,就是,靜坐時要學習四念住。四念住裡面,有二個意義,念,慧。慧,是觀察的意思。念,是明記不忘的意思。念,實在就是「止」的意思;攝心不亂,名之為念,破除內心的散亂,名之為念。破除內心的散亂以後,內心明靜而住,此時,用智慧觀察,就能破除內心的顛倒妄想,就可以斷惑證真。
  四念住包含這二個意思,但是,我們學習時,應該先學習念。當然,我們靜坐時,不是一開始就盤腿坐,應該先經行(或說是行香),行香時,心裡就應開始正念,也可以正念,也可以智慧觀察,但是,次第上,應該先學習念,先令心安住一處不亂,就是所謂學習止。這件事,多少年來,我也常常講,現在,我不應該簡略,仍應多少再說明一些。我們讀阿含經或現在要讀的瑜伽師地論,都提到一件事,我們用功修行時,我們這一念靈明之心,念念的知道現在做什麼。阿含經、阿毗達磨論,乃至瑜伽師地論等大乘經典,都有提到修行方法,你用功時,心常常知道現在在做什麼,這句話是很簡單,但是,如果你做起來就不可思議。這是一個方法,我們如此去學習止(奢摩他),也就是這個念。
  其次,在經論上,也有其他的方法,它的作用是一樣,但有一點不同,就是選擇一個所緣境,然後將自己靈明的一念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動,這又是一個方法。所緣境,也有很多種,我先介紹一種,這個方法用的時候可以這樣,姑且這樣說,我們盤腿坐下來以後,把身體的各部分都感覺正常了,然後,你的舌頭不要動(不要出聲音),心裡面念二句話:「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就是念這二句話。
  息,我已說過很多次,瑜伽師地論裡面也說得很詳細,就是,這口氣呼出去,又吸進來。息呼出去以後(當然是逐漸的呼出去),呼出去以後,到時侯就不呼了,但也沒有吸進來,在這個中間有一個息,這個息是停止的意思,這個時候是不出也不入,這個息叫做「出息」。這個「出息」的時間當然不是很長,應該是很短。這個息過去以後,又開始把這個氣吸進來,吸、又吸,就不再吸了,它又不立刻呼出去,又有一個息,叫做「入息」。我現在簡單先這樣說。這個「入息」的時間,不是很長,也是很短。之後,這個氣又開始呼出去,又有息,然後又吸進來。就是這樣,又呼出去,又吸進來。我們不靜坐的人,不感覺有「息」這件事,但是,你常常靜坐,你的內心逐漸安住多少,你的內心經過長時間靜坐,「息」的現象就出現了(出息、入息的現象就出現了),而且,時間也會逐漸加長(出息也會長一點,入息也會長一點)。按生理的自然現象來說,小孩的入息長,老年人的出息長,壯年人是相等的,但是,用功靜坐修行的人,他會有變化。
  所以,開始靜坐時,自己先說二句話,「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你先念這幾句話。然後,你就注意這個息在出,這個息在入,注意這個息是長,注意這個息是短。這樣注意的時候,使令心不散亂,不去攀緣其他的雜事,明靜而住,這就可以說是四念住的念。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我們一般人的心理活動,多數是在頭部活動,我們心的注意力如果逐漸加強時,注意力在頭部,時間久了,頭可能會痛。你如果這樣用功修行,時間短,可能還不要緊,你注意半小時,你就不注意了,起來跑一跑,去做別的事,就什麼事也沒有。如果你這樣專心的用功修行,一天用功八小時或十小時,你可能就會有問題,你可能會頭痛。因為我們已習慣心在頭部發生作用。所以,古人開示修行止觀的書裡面,告訴我們,「心不要上緣」,心不要在上部(頭部)緣念,心要在下部,或說是在臍輪(就是肚子這裡有一個肚臍的地方),注意這裡。天台智者大師說,注意丹田也是可以。
  但是,有人說,年輕的女人注意在丹田是不好。但是,我感覺,出家的女人,修梵行,應該有不同於在家的女人,應該有點不同。如果出家人常常發道心,注意內心的清淨,這樣的情形,你注意丹田,應該有不同於在家的女人。不過,各人身體的四大調和程度,應該不一樣,如果不合適,就改變一下。或者注意臍輪(注意肚臍),與注意丹田是不一樣。
  注意的時候,如何注意呢?「知息出,知息入」的時候,我們的腹部也就隨著呼吸出入而有變化。入息時,氣吸進來,我們肚子也就膨脹起來,呼出去時,肚子也就落下來,所以,腹部這裡有起也有落的現象。你注意腹部的起落,也就是「知息出、知息入」,也就是「知息長、知息短」。你這樣用功時,也就是「念」(正念),叫心不亂,繫念住不馳散,叫它不要去攀緣外面的境界,這樣修念。
  修念之時,按我們修行的內心變化次第而言,譬如我們修正念,得到欲界定,或得到未到地定,或得到初禪,或得到二禪、三禪、四禪,此時,「念」就修成功了。然後再修「觀」(修智慧的觀察),觀察身受心法。此時,你的「念」已修成功了,你再修「觀」時,就能真實的斷煩惱,得聖道。
  若你的「念」未修成功,那麼,靜坐時,想要五分鐘的寂靜(明靜而住),都有困難;想要心裡五分鐘一念不生、萬緣放下、明靜而住,你就不行,做不到;一分鐘,或許可以。如此情形,應該怎麼辦呢?此時,你也可以修觀,就是勉強的叫心不要動,叫心修五分鐘、或一刻鐘、或二十分鐘,也可以,此時,你就暫時不修「念」(奢摩他、止),先暫時修「觀」,也是可以。但是,此時的修觀,是不可能斷惑證真。因為,此時「念」的力量不夠,所以,「觀」的智慧力量也就不夠。觀察的智慧,要能發生斷惑證真的作用,一定要有「定」的基礎,不然的話,你是不能斷煩惱。
  以前我也說過,說你這個人出家這麼久,讀了這麼多的經,你還有煩惱?是仍有煩惱的!因為你沒有修「正念」!你沒有修「觀慧」嘛!所以,你當然是如此。
  雖然你的「念」尚未修成功,就修「觀慧」,是無法斷煩惱,但是,你仍是要修「觀慧」,不能因為無法斷煩惱而就不修。因為,你若不修「觀慧」,那麼,你修「念」的時候,你仍是要打妄想。例如,你現在感覺不錯,一下子能靜五分鐘,五分鐘能明靜而住,但是,過五分鐘以後,你就定不住,要打妄想,既然要打妄想,不如修「觀慧」,勝過打妄想。所以,雖然此時修「觀慧」是無法斷惑證真,但仍是修「觀慧」,可以對抗妄想(不要活動)。此時,你修「觀慧」,不妨修得長一點,修十五分鐘,當然,你靜坐時,不必去看錶是否已修十五分鐘,只是大概的修約十五分鐘,然後停下來,再修「念」。
  佛是大智慧的人,他如此開示我們用功修行。我剛才說過,你修「觀慧」時,你若想要發生決定性的作用,一定要有「念」的支持。反過來說,你修「觀慧」,也能支持「正念」,「毘婆舍那」也能幫助「奢摩他」。所以,你修「觀慧」十五分鐘以後,然後再修「止」,勝過你不修「觀慧」而單修「止」。你常常這樣做,你就會感覺到不同。
  譬如說,我也曾經說過,我們用功修四念處的時候,一天內,我又跑香、經行又靜坐、靜坐又經行,我這樣用功,當然是對的,但是,你也應該讀經,讀你所歡喜的經。例如,你歡喜金剛經,你就安排一個時間讀經,讀經可以幫助你修四念住,也是有幫助的。你願意讀金剛經,也是可以,你若歡喜讀華嚴經、法華經、維摩結所說經等大乘經論,都很好。讀經可以幫助你的止,也能幫助你的觀。你常常修止觀,再去讀經,你的法味就會濃厚得多,互相有幫助的。所以,你修止去幫助觀,你又修觀去幫助止,慢慢的,慢慢的,你就會有進步。
  從大體上說,有二種情形:「止」修成功了,就是要得到未到地定,這個時候的止,也可以修「觀」,也能得到無生法忍。若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止,然後去修觀,也能得到無生法忍。
  最好是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因為這個時候的「止」的力量大,所以「觀慧」的力量也大,如此,你較容易得聖道。雖然未到地定的時候也能得到聖道,但是,它的定力較淺,因此你想要修觀得聖道,你必須努力一些,必須加緊你的努力才可以。如果在欲界定的時候,就更難些;欲界定的止,想要修觀得聖道,雖然也能得聖道,但是難一些。所以,就止的深淺次第而言,有欲界定、未到地定、四禪,三個不同。
  修觀,也有二種不同:修觀之時,尚不能得聖道,但是,你也應該修。能得聖道之時,修觀,那是最好。有這樣的不同。當然,我們初開始修行的人,就是在欲界定裡面,我們能攝心不亂,雖然只能定住五分鐘,這也是欲界定,但是,欲界定也有深淺,不是一樣的。
  這樣說,我們應該明白一件事,初開始用功是這樣子,從經行就開始攝心不亂,盤腿坐以後也是攝心不亂,修止一會兒,然後就修觀。若你止的功夫進步了,能把心調和到一念不生、明靜而住,一下子,一個鐘頭都沒有妄想,那麼,你就可以修一個鐘頭的止(一個鐘頭內只修止而不修觀),過一個鐘頭以後,你再修觀,這個時候修觀,初開始時,時間不要太長,我看,修五分鐘就夠了(如果你願意修長一點的時間,也可以,因為,此時你的能力已強些)。修一個鐘頭的止,寂然不動,你再修五分鐘的觀,或一刻鐘,或半小時,都可以。原則上說,修觀的時間,不要超過修止的時間,止的時間應該長一點,觀的時間應該短一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佛教以孝为本论佛教以孝为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