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禅茶一味 / 禅茶  
禅茶
清凉山茶

发布单位:葛长森  发布时间:2013/4/7 17:55:03  浏览量: ( 6196 )

            

  清代《江南通志》载:“江宁茶府。江宁天阙茶,香气俱绝。城内清凉山茶,上元东乡摄山茶,味皆香干。”这里把清凉山、牛首山、栖霞山产的茶并列为江宁三大名茶。
  清凉山位于南京城西,古名石头山。相传战国时期,有人从江北来,一路不见石山,过了江始见第一座石头山,因名。南唐时,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在此建避暑离宫。后来易名为清凉大道场,石头山也被称为清凉山。
  清凉山属于钟山西延余脉,最高海拔仅62米,南北余脉连着大小山丘十余座。知名的有五台山、蛇山、菠萝山、峨嵋岭、四望山、马鞍山等。明清时,这里林茂草盛,桑竹苍翠,萧然野旷。
  清凉山岩石呈紫红色,由白垩纪时期的沙砾层构成。岩层的断裂和缝隙相当发育,岩石渗水性良好,所以地下水丰富,水质优异。南唐时,寺庙僧人曾在山洼挖掘了一口井,井口直径不足三尺,井深四丈余,其水源充沛,逢天旱也从未枯涸 ,水质甘醇清冽。相传常饮此水,鬓发至老不白,白发也转黑,故称“还阳井”。清代陈三立《散原精舍诗集》载:“寺僧以此泉饷客”。在菠萝山北,有口华阳井,也从未干涸 。相传南朝陶弘景曾尝汲过,因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故名。
  清代一些地方志书、笔记也曾记述清凉山产茶。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城西五台山茶树,本不高也叶茂,同治初,江宁涂太守灜所种。”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里写道:清凉山“灌园”的于老者种茶,有人来访时,他恰好烹了一壶现成的茶。来客品饮后,称“这茶色香味都好”。
  “清凉山是城西极幽静的所在”,吴敬梓《儒林外史》称这里是“城市山林”。这里流传了不少名人雅士品饮清凉山茶的轶事。明代金陵人易震吉离乡远去湖南任官,怀乡时想到的是在家乡饮茶,他在《清凉山》诗里写道:“秋怀不下江天阔,话尽高僧一夜茶”。清代姜灵等六位文人重阳登清凉山,与僧人品茗共话:“煮茗幸与名僧话,扫尽尘缘付莫愁”“新诗吟吧请茶熟,一杵钟声月在天”,名僧写诗回赠这些文人:“饮逢仗履过禅房,品茗清泉韵味长”。
  清代金陵画派之首,著名画家龚贤,中年时以百金在清凉山购瓦屋四五间,就闲地莳花种竹植茶,自名为“半亩园”。他说:“余地才半亩,新竹作成荫,青山不爱锄,生理足茗柯”。他在这样的环境里做什么呢?他说“远人问我日何思,坐对画床擎茗鸥”,他感叹时世沧桑,将一腔愁绪倾驻笔端,在一杯杯清茶中,用画笔在纸上迎风接月,抚山弄水,绘就一幅幅沉浑雄奇的山水画。
  清代,清凉寺旁有一座楼,龚贤为寺僧画了一幅扫落叶状的画像。后来这位寺僧被称为扫叶上人,这座楼被称为扫叶楼。这里清幽洁净,充满禅味的气氛,是品茗的好地方。龚贤常在这里与僧人用还阳井水沏清凉山茶,一起品茗叙事,吟诗谈经。他认为“何处堪邀赏,闻僧对煮茶”。友人来看望龚贤,龚贤就带友人一起拜访扫叶上人“入门见群树,海棠花正殷,花下一杯茗,顿觉开襟颜”。山的清幽,人的清谈,品饮了清凉山茶,把心中的尘烦都涤除掉了。
  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设加速,推山建房开路,一部分清凉山山体消失了,仅存的也多已支离破碎,清凉山茶更不复存在了。

  上一篇: 茶道中品悟人生的真谛
  下一篇: 茶叶的凉性和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