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携子到清凉寺供奉阿弥陀像

发布单位:葛长森  发布时间:2017/6/29 6:54:59  浏览量: ( 6726 )

    

  苏轼,号东坡居士,宋代杰出名人。
  苏轼与清凉寺的佛缘,要从他的妻子说起。他第一仼妻子王弗病故后,娶王闺之为妻。王闺之知书达理、崇佛。他曾对苏轼说:“如果我有一天死了,你要用家中的钱请人绘阿弥陀像,供奉到金陵清凉寺去。”
  1092年8月1日,与苏轼共同生活25年后,王闺之不幸病逝,享年46岁。如果第一位妻子陪伴苏轼的都是青少年时光,而王闺之与他渡过的则是整个中年时期的患难时光。苏轼失去王闺之,十分悲痛,诗道:“空对亲眷老孟光”,孟光是汉代人“举案齐眉”的妻子,苏轼用“老孟光”赞扬妻子,也展现恩爱情深。他还写了《祭亡妻同安郡文》。王闺之死后百日,苏轼请人画了十张罗汉像,设水陆道场,请僧人诵经超度往生乐土,将罗汉像献给亡魂。
  1094年,苏轼被任河北定县知州,但还没来得及上任,就被貶到广东惠州安置。苏轼请当时著名工笔白描画家李公麟绘阿弥陀像。在贬谪去惠州途中,苏轼带上阿弥陀像,并携三个儿子来到金陵。
  6月9日,清凉寺迎来了这位不寻常的贵宾苏轼。他第一次来到清凉寺就与住持和长老结下了不解之缘,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和长老是一位有较高文化素养,在众僧中享有很高威望的大和尚。苏轼向和长老讲了来此供养阿弥陀像的原由,和长老即作了妥贴的安排。和长老为之诵经,苏轼专门题写了《清凉寺阿弥陀佛赞》:

  “苏轼之妻王氏,名闺之,字季章,年四十六。元祐八年八月一日,卒于京师。归终之夕,遗言舍所受用使其子迈、迨、过,为画阿弥陀像。绍圣元年六月九日,像成,奉安于金陵清凉寺。
  赞曰:
  ……”

  苏轼精心撰写的《赞》,称颂了“口诵南无阿弥陀,如日出地万国晓”,赞扬了其妻“何况自舍所受用,画此圆满天日表”,倾注了对佛的崇敬,对妻的缅怀。
  苏轼受到和长老热情接待,并顺利完成了其妻奉安阿弥陀像的心愿,三个儿子更深的感受到毌亲的恩泽。苏轼在与和长老说佛谈禅中,也得到领悟。他写《赠清凉寺和长老》:

               代北初辞没马尘,
               江南来见臥云人。
               问禅不契前三语,
               施佛空留丈六身。
               老去山林徒梦想,
               雨余钟鼓自清新。
               会须一洗黄茅瘴,
               未用深藏白氎巾。

  苏轼称和长老为“臥云人”,即是远离尘世的长老。用“前三语”的典故,是将和长老比作“文殊”。苏轼感叹自已不能很好领悟长老的禅语,现在用家里钱绘成佛像,安奉寺里,但我若还不明禅理,那只是“空留”啊。他决心要深入学佛理,当南方茅草枯黄,有机会从岭南北归时,要再来清凉寺拜问长老。
  苏轼在诗中流露了累遭贬谪、倦于仕途之意。但心中又很矛盾,所以说“老去山林徒梦想”,归隐还只是梦想。此时心绪万端,无可排遣。
  三年后,1101年5月1日,苏轼又一次来到清凉寺,再次见到和长老,非常高兴,题写《次旧韵赠清凉长老》:

                过淮入洛地多尘,
                举扇西风欲污人。
                但怪云山不改色,
                岂知江月解分身。
                安心有道年颜少,
                遇物无情句法新。
                送我长芦舟一叶,
                笑看雪浪滿衣巾。

  苏轼指出当时政权的腐朽、奸险就象那“多尘”、“污人”,而他与和长老再度相谈,禅理认识深了。“分身”、“安心”“无情”都为佛家语,体现了他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的心态。他欣喜地对和长老说:当年达摩用一梱芦苇渡江,传播禅法,现在长老的教悔,就像给了我“长芦舟一叶”,使之“笑看雪浪滿衣巾”。幽黙地表现了他的情趣,显示了他豪迈的气概。
  一生尝尽坎坷的苏轼在生命的最后时段才得以重回中原,除了喜悦的心情,“安心”“无情”都透露出他在佛禅影响下,此时的心境已是格外淡泊、超脱,因其无住于物而显示出别样的豪迈。
  说到苏轼与茶,那是要用长文、大文章写才行。茶在苏轼的人生中,是一位形影不离而又安静契合的伴侣。他精于烹茶、品茶,擅长种茶,功于茶史、茶道,甚至于茶具、烹茶用水和煮茶之火也颇有研究。他写与茶有关诗词有近80首,以茶喻人,以茶会友,以茶养生遣情怀,反映自适的旷达生活。他年少得志意气飞扬,后半辈子久经风波看淡生死,于烹茶中亦到达自然隽永、超然物化的境界。
  说他一件茶事吧:故人千里迢迢寄来上等好茶,被不谙茶道的妻儿按照北方的习惯“一半已入姜盐煎”,苏轼不以为意,说“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这一句,淡泊宁靜,意味深长,真是关于茶道的最本质精炼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