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文礼禅师在松源崇岳禅师门下顿忘知解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6/12/15 17:59:18 浏览量: ( 3999 )
天目文礼禅师在松源崇岳禅师门下顿忘知解,他是由什么因缘而顿忘的呢?
文礼禅师(1167~1250),号灭翁,因为家住天目山边,又号天目,俗姓阮,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人,松源崇岳禅师法嗣。他在六岁的时候,据说跟随母亲带着篮子采桑叶,忽然醒悟,自己念念有词地说:携之者谁?于是有了出家的念头。真正的剃度是在十六岁,在真相寺依智月法师剃发。在参学的过程中,他在有些禅师门下并没有开悟,后来参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的佛照德光禅师时,德光禅师问:你就这样来啦?哪个是你的主人公?
文礼禅师一听,豁然有所悟,德光禅师又勘问过他几次,对于文礼禅师的回答都很满意。当时,松源崇岳禅师在江西的荐福寺开法,曾经这样问僧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如果你们拟议(即心中经过思考,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就把你们打出去。
在广州光孝寺,风吹过,幡在动,兩位僧人争论,一说是风动,一说是幡动,慧能说:既不是风动,也不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文礼禅师在德光禅师门下也参究过六祖慧能“风动、幡动”的公案,他听说了崇岳禅师这样的开示,顿时开悟了,“师闻之,顿忘知解。”(《续传灯录》卷三六)这是闻言而悟的一类,不是当面听到,而是从别人那里听到,就开悟了。有了这第二次的开悟,文礼禅师立即赶往江西,去参崇岳禅师,得到了崇岳禅师的印可,他在崇岳禅师门下参学,完整地掌握了崇岳禅师的禅法。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