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了元禅师在开先善暹禅师门下投机印可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6/6/20 21:22:50  浏览量: ( 3267 )

  

  佛印了元禅师在开先善暹禅师门下投机印可,他是如何在机缘相投之下而开悟的呢?
  了元禅师(1032~1098),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浮梁(今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人,北宋云门宗僧人,开先善暹禅师法嗣。他出生于习儒家庭,爷爷和父亲都不做官,他三岁时就能琅琅诵《论语》和诸家诗,五岁时能够诵出三千首。年龄稍大一点,就拜师学儒家五经。后来,在竹林寺读到了《楞严经》,非常喜爱,把以前学的全部都放弃不再学了,向父母表示要出家,得到同意之后,礼宝积寺僧人日用禅师出家,他没有到二十岁就受了具足戒,十九岁时,到庐山拜访开先善暹禅师,在善暹禅师门下开悟,并得到印可,“投机印可。”(《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六)“投机”是说参学僧人和禅师之间,机缘相投,在这个背景下,很容易开悟。这种机缘相投的情形,在师生之间是很难得的,禅门中称为“针芥相投”,地上仰竖一根针,从空中掉下一粒芥子,恰好插在针尖上,多么不容易。善暹禅师也是一代高僧,眼界很高,俯视后学,但是,了元禅师来参,一通问答,善暹禅师非常欣赏,称赞了元禅师为“英灵衲子”。以这种赞语印可了元禅师的开悟。至于了元禅师在和善暹禅师的问答之中,是怎么开悟的,哪一句下开悟的?现存资料中没有记载。
  后来,了元禅师出世开法,先后九坐道场。四众来参。名动朝野。他与苏东坡的交往,是人们广为传颂的。有一次,苏东坡来访,佛印了元说:我这里没有坐榻,学士,你来这里做什么?
  苏东坡说:暂借和尚的四大为坐。
  意思是说,既然你这里没有坐榻,我就坐在你的肉身之上。
  了元禅师说:山僧有一个问题,学士要是答得出来,我的肉身就让你坐。你要是说不出,就要输掉你的玉带。
  苏东坡说:请讲。
  了元禅师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学士你要向什么地方坐呢?
  苏东坡无言可对,认输,立即解下玉带。了元禅师则赠以云山衲衣。苏东坡作三首偈表达自己的禅悟:
          其一
   百千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法界王。
   是故东坡不敢惜,惜君四大作禅床。
          其二
   病骨难禁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
   会当乞食歌姬院,夺得云山旧衲衣。
          其三
   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悠哉。
   锦袍错落真堪衬,乞与徉狂老万回。
  檀度依颂这一问答因缘说:学士方才要坐,和尚锦帐高张。怎奈措大寒酸,不解蓦直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