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善静禅师在洛普元安禅师门下融心要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6/4/30 12:42:32 浏览量: ( 2667 )
善静禅师(858~946),俗姓王,长安金城人,唐代青原系禅僧.他出身于官僚家族,父亲曾任刺史,他自己自幼习儒,到二十七岁时,忽然起了出家之心,就悄悄地到终南山丰德寺礼广度禅师出家并受具足戒,到唐代的天复(901~904)年间南游,谒洛普元安禅师,在元安门下开悟,《宋高僧传》记载说,善静“见元安禅裔,乃融心要”。“融心要”就是指开悟了。具体的开悟因缘,现存资料中记载较少。大致的过程是这样的:
善静谒元安禅师后,深受元安禅师器重,在元安禅师门下负责菜园事务的管理,任园头。有一天。有僧人想辞别元安禅师,善静对他说:四面是山,你向什么地方去呢?
僧人无言可对。
善静对他说:限你十天之内想好了体现悟境的话,说的有道理,就同意你离开。
这位僧人想了几天,想不出一句合适的话来。 经行的时候,偶然地走到菜园里来了。善静问他:上座,你不是离开了吗?怎么会在这里?
僧人说:实在想不出合适的话,请你为我代语一句吧。
善静不得已,就告诉他说: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那阻野云飞?
那僧人一听,非常高兴。善静禅师告诉他:你只要这样对和尚说就行了,不要说是我对你讲的。
僧人就对元安禅师说了这兩句话,元安觉得不像是他自己的看法,就问:是谁下的这话?
僧人说:是某甲。
元安禅师说:决不是你的话。
僧人只得承认,是园头善静禅师所教。
当天晚上,元安禅师上堂,对大众说:你们不要轻看园头,他将来会有五百人随他学佛。
这等于是当众印可了他的悟境,于是,善静禅师就辞别了元安禅师,北上结庐而止。“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那阻野云飞”,成为了禅门名句,充满深意,后人常常用此句,并稍加润色,而成“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