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以卑自牧,以道自乐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5/8/19 22:01:45 浏览量: ( 2759 )
什么是禅?禅是以卑自牧,以道自乐,也就是说,修持以谦卑自处,学行以求道为乐。
灵源惟清禅师曾经这样评价金陵的钟山赞元禅师:“钟山元和尚平生不交公卿,不苟名利,以卑自牧,以道自乐。”(《禅林宝训》卷二)赞元禅师平生并不热衷于结交三公九卿式的官员,也不去苟求名利,特别是“以卑自牧,以道自乐”两句评价,体现出禅师的一种高尚品格,以卑自牧,即以谦卑的方式自处,以谦卑作为自我修养的准则,“牧”就是牧养,即自我修养。此句典出《周易》的谦卦,“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谦而又谦的君子,以谦卑作为自我修养的方法。“以道自乐”,即以求道作为自我安乐处。由于赞元禅师的这种品格,曾有士大夫劝请他应世,即应化世间,也就是出来主持一方寺院,赞元禅师说:苟有良田,何忧晚成?如果有美好的田地,并且应时种植、耕耘的话,不愁将来没有好的收成,成不在早。赞元禅师谦逊地表示:只是我现在恐怕还缺乏这样的才智器具。婉言谢绝了这样的建议。赞元禅师这样做真是很难得,后来,曾经在金陵生活过的王安石得知赞元禅师的事迹,感叹道:色斯举矣,翔而后集,元公真正做到了这一点。这个评价相当高。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鸟看到有人颜色不善,马上高飞而去,再回头审视,直到弹射不到的地方,再群集而停留于此。这是比喻做事要见机。灵源惟清禅师以这则故事勉励后学应当谦卑求道。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