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人如此富有

——9月24日(九月初一)午间开示

发布单位:qls  发布时间:2014/9/24 21:26:39  浏览量: ( 5680 )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对于初学佛者,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境界很难达到,而一些具体的指导却是可行的。如《长阿含经》说慈愍有四事:
        1、见利代喜
        见到他人获得利益和富足,由衷地为之高兴。凡夫最深的习气和障碍就是嫉妒,若能以他人的欢喜为欢喜,将心灵引向开阔、明亮,这对他人和自己都是一种慈悲。
        2、见恶共忧 
        得知他人遭遇不幸和痛苦,发自内心为之忧虑。人皆有恻隐之心,只是凡夫多局限于至爱亲朋,若有视众生如父母的胸怀,就能慢慢体会菩萨的悲心。
        3、称誉人德
        对他人的美德赞叹、随喜。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并克服傲慢和嫉妒,才能真诚地赞誉他人,所以对美德的赞誉,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和智慧,更是慈悲心的展现。
        4、见人说恶便能抑制
        听闻他人谈论不好的事或传播是非,应加以制止。智者懂得,对恶事的谈论和对流言的传播不仅于事无补,还污染、干扰了谈论者的视听与心性,其后患甚至超过恶事本身。
        这四种慈愍多所饶益,引导我们在生活的细微处修习慈悲,宅心仁厚、聪慧大度者更能深刻领会、依教奉行。所以,拥有慈悲的人,心灵一定宽广、富足!
  上一篇: 给孩子最好的馈赠
  下一篇: 不应有的分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