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理海法师 / 文集 / 讲座  
讲座
2019年南京市佛协述职报告

发布单位:理海  发布时间:2020/12/30 10:53:47  浏览量: ( 5948 )

肩负新使命 迈向新时代

——2019年市佛协述职

理海

2019年,新中国迎来七十华诞,举国同庆,民族精神空前振奋。值此和谐盛世,国泰民安的殊胜因缘,南京清凉寺隆重举行了遗址保护及展示工程奠基仪式,为法眼祖庭的中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9是令人欢欣鼓舞、收获颇丰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和各级领导的指导与帮助,离不开诸位大德、同仁和有缘善信的关心与支持,对此我均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现在,我将一年来在市佛协工作中,特别是立足在教育专委会取得的新进展,从四个方面做一个汇报,敬请各位大德慈悲指正。

一、祖庭奠基,进入恢复建设新阶段

南京佛教祖庭文化十分丰富,就清凉寺来说,它是中国佛教禅宗“一花五叶”之一法眼宗的祖庭,千百年来历经沧桑,兴衰交替,令人感慨万端。改革开放后,党的宗教政策得以逐步落实,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倡导和努力下,在各级党政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清凉寺于20096月正式作为宗教活动固定处所对外开放。

恢复后的清凉寺,仅有一座三开间殿堂和五间供僧人生活居住的寮房,一直以来,清凉寺僧信因陋就简,坚持正常开展法务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南京市委、市政府对清凉寺的建设非常重视,将其纳入市政府的整体规划,将文物保护与宗教文化展示有机结合,最终核准立项名为“清凉寺遗址保护及展示工程”。十年来,宗教、园林、文物、规划等部门通力协作,对清凉寺遗址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挖掘;《清凉寺遗址保护和展示工程方案》经专家多方论证最终确定,并于2017年经南京市发改委批准正式立项;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也已经南京市规划委员会审核通过,正在报市建委进行审核批准。

20191126日,清凉寺隆重举行遗址保护及展示工程奠基仪式,省、市、区各级领导、佛教界高僧大德、十方善信及各界护法居士千余人齐聚盛会,共同见证了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真可谓:太平盛世,祖庭重光,中兴法眼,无上清凉!

清凉寺的恢复重建,不仅仅是一个寺院香火的重续,它必将为信众增上福田,为众生回向功德,为文化注入灵魂,为社会带来祥和,清凉寺将谱写新时代弘法利生的崭新篇章!

    二、强化教育,再创教风建设新风气

风建设是佛教自身建设的关键,也是贯彻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央“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文件精神的落脚点。而良好的教风,加强学习教育、正面引导则显得尤为重要。

1、积极开展各项教育培训工作

2018年市佛协换届,本人担任了教育委员会主任,初步拟定了南京佛教五年教育规划,2019年的教育工作重点是围绕市佛协工作部署,立足两所院校进行系列学习、培训,助推南京佛教教风建设新风气。

1)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引导和支持有能力的寺院组织僧众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知名活动场所参访,强化爱国爱教的情怀。支持和动员全市各佛教团体、佛教活动场所,深入推进“四进”活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结合节日、法务活动举行升旗仪式,组织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等。

2)组织政策法规的相关培训

结合市佛协工作安排,各活动场所分批次地对执事和教职人员进行培训。以学习习主席有关宗教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宗教政策法规为重点,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以及寺院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教职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引导信众高举爱国爱教旗帜,与党同愿同行,积极为南京社会发展与宗教和谐发挥积极作用。

3)开展信息报送和数字化办公培训

配合省佛协的统一安排,对全市各区佛协、市直各场所办公室主任和信息员开展信息报送和数字化办公培训,培养数据采集和网络维护人才,增强办公室人员的办文、办事能力和效率,建立全市佛教信息报送机制,推进市佛协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4)开展两所佛教院校的教师培训

僧才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是师资水平。教育委员会积极配合省佛协和市民宗局,利用江苏教育大省的现有优势和南京佛教的深厚底蕴,对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江苏尼众佛学院两所院校教师进行教育培训,为佛学院办学储备了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湛、师德良好的教师队伍。

(5)举行主要寺院骨干义工培训

立足清凉寺,前后两次请专业人员面向主要寺院骨干义工,以佛法为指导,从“义工的精神”“义工的服务范畴”“义工服务技巧与行仪”等六大方面展开服务培训,全面提升义工如理如法护持道场的意识和服务能力。

2、争创安全、规范的教活动场所

当前,在市民宗局的指导下,全市正大力推进建设安全、规范佛教活动场所的工作。以清凉寺来说,近几年来,寺院从实际出发,坚持不懈地推进依法治寺,僧众管理、义工管理、财务管理、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度日益完善。日常法务活动也一向规范而庄严,僧众虔心唱诵,具足威仪,义工团队整齐有序。在清凉寺遗址保护及展示工程奠基仪式中,清凉寺僧团和义工们的良好风貌得到了各级领导、大德法师及来宾们的一致好评。

    我们将以此次奠基仪式为新契机,继续保持清净庄严的道风,争取把道场办成一个集学佛问道、调适身心、答疑解惑等为一体的规范丛林,努力为美丽古都南京增添光彩。

三、与时俱进,探索文化弘扬新形式

在市佛协的工作、学习中,让我深切感受到,虽然清凉寺这座有形的道场建设历经了十年才正式启动,而我们坚持的以弘扬佛教文化为主线的无形道场的建设,则每年都有新的进步。

1、深入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站位

今年本人先后参加了一系列的学习参访活动,如省民族宗教委指导省佛协组织的赴江西“历史寻根·爱我中华”主题教育活动,南京市统一战线春季培训班等,在学习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好,教才能好。在“第二届江苏佛教论坛暨首届长三角地区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研讨会”上,我提交了《当代佛教中国化背景下弘法利生的三个“自觉”》的论文,提出当代佛教弘法利生中必须建立三种“自觉”:自觉的政治认同是前提,自觉的文化担当是主线,自觉的律制持守是保证,这样才能在化导大众中切实做到坚持中国化方向不动摇。

2、随缘开示,将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

“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今年,尽管省佛协的工作时常需要离寺外出,但我珍惜每一次机会,都尽量保证随缘开示不受影响。今年的开示,紧扣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的要求,对《佛遗教经》等经典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让佛教扎实、生动地深入社会文化与生活,实实在在地利益大众。

3、开设公开课,推广普及佛教经典

本人立足在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教育、教学的工作便利,指导教务处邀请本院法师及有缘学者,面向全体学僧和广大市民开设周六公共课,创新了佛教讲经说法的形式。此举,一方面向学僧和信众介绍、普及了佛教经典,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法师讲经说法水平的提高。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的演项法师“如何依教修学”的演学获得了2019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金莲花奖一等奖、可喜可贺!

4、多种形式,指导大众调养身心

2019年我给信众们制定的学修重点是“不忘初心”。3月,在栖霞佛学院周六公开课上,我以《怎样坚固初发心》为主题作了一次讲座,勉励大家在菩提路上不昧初心,不退初心,不忘初心,不负初心。

围绕“修心”主题,清凉寺微信短文内容暖心开智,形式赏心悦目;网站上理圆法师的“祖语会解”栏目,直指心源,破迷解惑,都深受信众好评。

此外,清凉之声合唱团成功举办庆祝建国70周年暨清凉寺恢复10周年《花语千年正法眼》梵呗演唱会,团员们用歌声表达了爱国、爱教的心声,感人至深。清凉寺举办的第一届书法研习班也在今年顺利结业。

5、编写教材,承续法眼祖庭宗风

尽管兼职较多、工作繁忙,作为栖霞佛学院副院长,本人还是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按时完成授课任务。清凉寺是法眼宗的祖庭,理当于法眼宗风妙法的继承与弘扬尽心着力。藉佛学院讲授法眼宗创始人文益禅师《宗门十规论》的机缘,在清凉寺文宣组义工的协助下,编写了《<宗门十规论>导读》用于教学。在几轮教学后又认真总结,并多方征询意见,对《导读》进行了修订,文稿即将在近期出版。

四、慈悲济世,打造慈善公益新亮点

公益慈善是佛弟子修学佛法的具体实践,也是佛教对社会大众应肩负的使命担当。

1、“清凉慈航”正式起航

2018年,清凉寺成立了“清凉慈航”义工团队,致力于临终关怀与助念。

今年3月,南京市自然医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成立,我应邀担任

了学会的学术顾问,“清凉慈航”几位骨干也参与其中,通过与医疗团队的良好合作,用佛法的智慧,帮助有缘者安详宁静地圆满这一期生命。

“清凉慈航”义工团队今年开展的临终关怀与助念活动,据不完全统

计,助念小组共随喜参加了15例助念约75人次,其中有3例是本寺皈依居士或义工的直系亲属,其他均为有缘人。6月,与小行医院共同承办了安宁关怀和临终助念专题培训讲座,在小行医院开展临终关怀6例,与中华医学会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开展临终关怀交流。“清凉慈航”队伍在临终关怀和助念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成长和壮大。

2、支持多种形式的慈善利生

佛法的弘扬当与慈善利生并进,以慈善广结来缘,以慈善化导众生,用慈悲和智慧引领社会。

鼓励以寺院为单位,落实、践行利生事业,支持所属地方政府的慈善工作。比如,今年清凉寺特别在鼓楼区慈善协会策划的慈善项目中,认捐了“桃李联盟”“鼓馨阳光”“荣军优属”“心有所依”“关爱城市美容师”等五个项目,共计5万元。国庆前,还为“商洛学生一人一水杯”主动认捐2万元。

发起设立“清凉奖学金”,用以支持、鼓励清凉寺年轻僧人深入经藏、精进修学。目前,正资助近10位青年法师在南京大学、中国佛学院(北京)、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泰国玛希隆大学进修学习。

3、践行慈悲关爱从身边做起

今年清凉寺斋堂一位长期义工身陷病患,面对高额医药费的窘迫境况,在本人的倡导、提议下,清凉寺义工积极捐款,共募集了8万元资金,帮助病者渡此难关。清凉寺各个义工小组从今年开始,在共修群中自发为生病的义工及家属乃至有缘人做功德回向,让慈悲的力量温暖彼此。

4、将温暖善举融入日常生活

清凉寺持之以恒地将慈悲精神融入到日常活动中,通过每周半天的医务咨询,每日的素斋、茶水结缘,一年一度的腊八施粥,新年精美台历结缘等,春节前向华侨路街道清凉山社区困难人士赠送慰问品和慰问金的送温暖活动等,约15万元。

这一年的工作与实践,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我更多地看到了自身的不足,除了加强自身修为外,还要特别注意国家政策法规、相关文件精神的学习领会,在新的时代,以“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心境,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展望新的一年,我将一如既往地与各位大德、同仁和有缘人,凝心聚力,精诚协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同迈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为南京佛教更加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