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理海法师 / 文集 / 讲座  
讲座
“法眼宗思想传承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

发布单位:理海  发布时间:2015/11/29 22:21:07  浏览量: ( 5614 )

尊敬的中佛协学诚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诸山长老,朋友们:

大家上午吉祥!

非常高兴地看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也有群贤毕至,禅风和畅!请允许我代表法眼祖庭南京清凉寺,对本次“法眼宗思想传承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法眼宗是中国禅宗五家之一,出于南宗青原行思之法系,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文益禅师南下参学,在漳州遇罗汉桂琛点化证悟,又游方至临州,住持崇寿院,名声大振;南唐国主李璟闻名,礼请至金陵住报恩院,赐号“净慧禅师”,又住持金陵清凉院,开宗传法,世称“清凉文益”。

当年文益禅师在福建漳州地藏院见到了罗汉桂琛。桂琛问:“去哪里?”文益禅师答:“行脚去。”又问:“什么是行脚之事?”答曰:“不知道。”桂琛禅师称赞说:“不知最亲切。”

我从长江之滨的法眼祖庭来到闽西龙岩,感到格外亲切,因为法眼宗与福建有着深厚的因缘。

文益禅师是在福建得法、悟道,其著名的弟子六十二人中又有三位来自福建;

法眼宗衰微多年后,虚云老和尚遥嗣法眼宗法脉,也是应福建长汀青持明湛法师之请,所传法眼宗法嗣第一人即第九世本湛青持,后又代传第十世寂照慧瑛禅师。

从此,法眼一脉在八闽大地流布生根,与理海所承的第九世本宽慧果、第十世寂照宏如一脉遥相呼应。

龙岩天宫山圆通禅寺的光胜老和尚就是法眼宗第十一世传人,曾于2011年听闻祖庭恢复后前往清凉寺寻根礼祖,又加深了法眼祖庭与龙岩的殊胜法缘。

今天,在龙岩召开关于法眼宗的学术研讨会,种种因缘,自然令人倍感亲切!

既然来自祖庭,法喜之中,我也有责任向大家汇报关于法眼宗祖庭的历史、现状、文化影响及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请在座的大德专家批评指正。

清凉寺位于江苏南京清凉山。清凉寺的历史大致可以上溯至南朝,唐中和年间渐兴。南唐开元初,元宗李璟建清凉大道场,礼请文益禅师住持,日趋鼎盛。

历史的沧桑中,清凉古刹既有明成祖朱棣题额“清凉禅寺”的尊显,也有太平军占领南京时所遭受的毁坏,屡经兴废而始终香火未绝,到“文革”才被迫终止了佛事活动,但仍有僧众居住,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200911,清凉寺正式交给佛教界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同年620日,举行了恢复开放暨佛像开光。

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清凉大道场是南京佛教文化、清凉山精英文化、金陵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清凉寺周围的许多历史遗存,无不展示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关于法眼祖庭及传承的历史,我在本次研讨会的论文《宏开法眼 烛照未来》中努力作了一些梳理,在此就不一一细述了,还望各位大德专家拨冗指教。

中国佛教的特色在于禅,作为禅宗五家中最晚形成的一个宗派,法眼宗博采众长、应时所需的特色尤为突出。从这个意义上说,法眼宗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是丰富而极具特色的,可以说行天下而不朽,历岁月而常新,亟待大力阐发和弘扬。

我认为,法眼宗特别符合时代和众生修证需求,主要集中在:

一、自信与自省

习主席曾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佛教界也应该以这样的文化自信迎接信仰回归时代的来临。

当年罗汉桂琛说:“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文益禅师于其言下大悟,并进而提出了“不着他求,尽由心造”的宗旨。这是对佛法的认识,更是对自心的了悟,是对自信最好的表达。

回顾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佛教界的发展,可以说就是一个恢复信心、重塑信仰的历程。学诚大和尚提出的“以大乘佛法的基本观念同当代思潮相结合,回应这个时代人文、科学及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也正是佛法自信的时代表达。

法眼宗因形成最晚,博采众长,而又特别重视经教,故其思辨精神卓尔不群。为纠正当时禅修者的偏差和弊端,顺应学人参禅悟道的需求,文益禅师写出了《宗门十规论》。虽然在当时流布不甚广泛,但其立足之高,体悟之深,针砭之切,历久弥新。即使在崇尚不立文字而又提倡藉教悟宗的禅门,也不能不说具有十分特别而又重要的价值。

总之,尽管时代在变,法眼宗师犀利自省的态度及其强调修行目标,匡正修学方法,重申修证精神的主要思想,对于当今佛教界乃至当代社会文化的正本清源、激浊扬清,仍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

二、个性与圆融

佛教法门微妙,典籍浩瀚,其“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智慧特质,特别能够契合现代社会理性、民主、平等、宽容等价值观念,也特别能够从容应对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文化格局。

法眼禅师“对病施药,相身裁衣”的禅风,以及灵活巧妙的“法眼四机”等,本身就极富个性色彩,也非常符合现代人尊重个性的要求。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对佛法的需求更是细致而多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先利济”的法眼宗风对于当代社会文化与生活各个领域的继承及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在这个回溯传统、文化归根的时代,人们认识到了信仰的重要性,急于弥补巨大的缺漏,而又缺乏鉴别能力,往往会从盲从滥举走向执着分别,同样对正道修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障碍。法眼宗不仅兼收各宗之长,以教乘菁英熔铸法眼,具有深刻洞悉的力量,其“理事不二,贵在圆融”的思想理念,更是超越地域和时代,也超越文字与宗派,引导人们正确领会自性的具足与佛法的圆融,更好地接受经典的熏染和善知识的指导,及时修正错误与偏差,对人们的修行与生活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且不说上下五千年里所有辉煌的时代都有开放和兼容的前奏,就看如今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策略卓见成效,也无不是坚定与圆融之功。

毫无疑问,法眼之洞察与圆融,正是应时所需。

佛教在任何时代都不曾放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传统。当前,人类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以慈悲与智慧为核心,充分发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文化影响力,引领社会走向光明的未来,是佛教当仁不让的责任。

从这个意义上说,宏开法眼,烛照未来,正是法眼传人和所有传灯者的历史担当。

恢复后的清凉寺虽然规模尚小,但中兴祖庭、弘法利生的责任丝毫不敢懈怠。近七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建设如法如律的道场,不仅重视日常法务的规范和庄严,强化道场教育大众的功能,而且特别注重加强教内外的交流和宣传,与时俱进,探索新媒体时代佛教文化传播的新风格、新方式。

目前,清凉寺遗址保护及展示工程已纳入市政府的整体规划,以建设法眼宗纪念馆的形式,将文物保护与宗教文化展示有机结合起来。为此,我们提出的理念是:重视适应性,鼓励现代化,同时保持超越性,防范世俗化。在设计和规划上,突出历史特色和禅宗韵味,遵循简单、质朴、开放、和谐的原则,表达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等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理念,以适应现代都市人群的审美品位和精神需求;在推进和落实上,注重保障寺院清净超越的宗教特色,避免因过多的行政归属、经济契约等世俗压力影响其精神引领的高度和纯度。

与此同时,我们正在努力加强对法眼宗历史、思想、文化、法脉的研究,希望能充分挖掘法眼宗文化的内在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今天的研讨会大有期待。

千载以来,法眼祖庭清凉寺在成住坏空、缘灭缘生中成就了诸多福德因缘,而法流东南,光耀龙岩,也留下了无尽奇珍。那么宏开法眼,让禅风法雨更深广地泽被时代与大众,毫无疑问应该是法眼一脉的共同使命。

在中国近当代历史上,龙岩曾有大批客家人远赴海外艰苦创业,进而反哺故里,使龙岩成为著名侨乡,更有古田会议彪炳史册。如今,龙岩市委市政府能高瞻远瞩,以佛教文化开阔视野和胸襟,开拓建设与道路,实在难能可贵。愿我们能不负因缘,宏开法眼,为和谐社会助力,为人类前行燃灯。

最后,预祝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功德圆满!

愿与会诸位法喜充满、如意吉祥!

阿弥陀佛!